8月25日,“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——尚古匯典”平臺發布會在上海世紀出版園舉行,尚古匯典·古籍數字服務平臺(以下簡稱“尚古匯典”)正式上線。 作為《2021—2035年國家古籍工作規劃》重點項目,“尚古匯典”是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統一規劃設計,上海古籍出版社具體實施、全力打造的古籍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。平臺目標是增補、完善國家基礎古籍數字化資源;攻克古籍數字化關鍵核心技術;改進古籍整理出版作坊化的生產模式;提升核心文獻內容的文化傳播力。 “尚古匯典”于2021年9月啟動建設。目前平臺已上線典籍整理文獻數據庫第一、二期和中國地方文獻總庫·上海文獻總庫。典籍整理文獻數據庫第一、二期共上線1677種圖書、5億字,內容主要涵蓋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核心整理文獻,如“古典文學叢書”、“楚辭要籍叢刊”、《十三經譯注》、《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》系列等,預計明年還會繼續擴充第三、四期,總量將達10億字。上海文獻總庫一期以上海古籍出版社、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整理出版的“上海府縣舊志叢書”為基礎,共計收錄88種圖書、0.4億余字。 此外,“尚古匯典”目前已實現精準圖文對讀,以及業內領先檢索功能,百億字檢索響應時間低于0.5秒。 發布會上,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陳引馳、武漢大學圖書館館長董有明、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海崢、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副主任方笑一等專家學者表示,將古籍以數字化的方式展示出來,便于讀者閱讀與檢索,對于傳統古籍進一步挖掘和充分利用有重要意義,有助于實現“讓古籍中的文字活起來”。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總裁闞寧輝表示,“尚古匯典”將優質的古籍出版資源進行集成,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圍繞優勢出版領域、優質出版資源,向數字化、大眾化進行轉化的系列出版項目之一。目前,“尚古匯典”的發布是一個階段性的成果,未來會有更多的產品、更多的工具、更多的場景、更多的子項目持續推向市場、推向大眾,供學界和社會各界使用。 據介紹,“尚古匯典”還將在內容上繼續吸收高質量的古籍文獻,并逐步開發更多的、具有特色的專題數據庫,預計總規模將超過100億字。在技術上,發展除OCR以外的人工智能、大數據等古籍數字化關鍵核心技術,改進古籍整理出版作坊化的生產模式,縮短古籍知識生產周期,以達到升級古籍知識生產模式、知識服務模式的最終目標。在商業運作方面,除針對B端等機構用戶和C端個人用戶的數據庫銷售外,還會利用平臺模塊化的技術開發能力,為機構和重大社科項目提供技術開發和優質數據加工等服務。 |